完整講述全球投資理由與作法的“Own the World”,中譯版《買下全世界》已經在本周三出版了。
面對當前投資大眾普遍認為最應該投資的地區或是最值得買進的產業,就順從大眾看法,到底有什麼問題?為什麼麼全球投資會是比較好的做法。本書有完整論證。
綠角很高興受邀為中譯版撰寫推薦序。
綠角跟出版社要了三本新書,舉辦”分享綠角推薦序,抽新書”的活動。
只要在自己的臉書分享這篇推薦序。就有機會得到《買下全世界》新書一本。
馬上點選”分享”,就有機會得到新書喔~~
★活動時間:即刻起至2020/10/10(星期六) 17:00。
★本活動共抽出3位幸運朋友,各可得《買下全世界》一本。
★得獎公布:2020/10/11(星期日) 於本臉書專頁公佈得獎者(預計晚上公告)
★請各位朋友記得將分享訊息開放「公開」模式,方便確認資格。
1.綠角保有認定參加者資格的權利。
2.本活動贈書寄送限臺澎金馬地區。
3.幸運獲獎者,綠角將以Facebook訊息,詢問得獎者姓名與收件地址等聯絡資訊。若超過期限無法取得獲獎者資料,或得獎者僅能提供國外收件地址,視同棄權。
(參加的朋友請記得在星期日前來看一下自己是不是中獎者。假如中獎,記得查看自己的臉書訊息,並小心系統是否將綠角的訊息歸類於陌生訊息喔。)
綠角推薦序如下:
全球投資,是一個正確,但甚少被採行的投資方法。
目前的投資人心態就是一個例子。
在2020的肺炎疫情中,台灣控制得當,本地經濟活動未受到重大影響。高權值股台積電股價表現良好,造成台灣股市明顯上漲。許多投資人認為:”何必遠求,投資自己國家股市,成果就很好了啊。”
假如真要進行國際股市投資,台灣投資人也大多會想:”投資就是要買最強的美國股市啊。何必去買歐洲、新興市場這些表現相對虛弱的市場呢?”
看對單一市場,大舉投入,似乎才是投資正道。
但是,只投資單一市場有其風險。
許多只投資自己國家股市的投資人認為,身為本地投資人當然最熟悉本地市場。問題是,不是只有你熟悉本地市場。成千上萬的本地投資人,對台股市場都一樣熟悉。這方面其實不構成優勢。
另外,投資單一市場會受到嚴重負面事件的打擊。在1917年投資俄國股市以及在1939投資德國股市的人,會分別體會到共產主義與戰爭對整個經濟體與資本市場的沉重打擊。
目前的市場風向是國際投資就是要買美國,或是買美國大型股、科技類股。
2006時的潮流則是,國際投資就是要買新興市場,或是買拉美與東歐基金。
2006當時投資人對於新興市場未來龐大獲利的信心,跟2020現在相信買美國股市就會大賺的信念強度,可說不分軒輊。
事實是,投資人往往可以很精明的辨識出過去哪個市場表現最好。然後以為過去表現好的市場,未來就會績效突出。
這叫做看後照鏡開車。
其實,對於未來哪個地區的市場表現最好,投資人往往一無所知。
回顧歷史,我們看到各市場的興衰。1980年代,日本股市表現最好。1990年代,美國股市因網路科技類股的興起,表現優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是新興市場股市表現最好。
在這些年代追逐單一市場的投資人,會分別遇到1989日本泡沫經濟破滅,2000美國網路科技泡沫,與2008金融海嘯後表現沒有起色的新興市場。
看過去哪個地區表現好,然後投入,其實正是應該避開的不良投資行為。
全球投資,讓投資人避免投資單一國家股市卻遭遇嚴重負面狀況的可能,也讓投資人避免追高的不當行為。
除了控制風險之外,全球投資也是一個報酬增進方法。
想想看,假如你只投資單一地區,譬如只投資美國。結果接下來20年,全球股市是歐洲已開發市場表現最好。因為錯過最好的地區報酬,你的績效將遠遠落後全球投資的成果。
全球投資可以降低你遇到嚴重不良後果的可能,更可以確保你不會錯過全球表現最佳的市場。是一個值得採行的風險與報酬處理方法。
目前要對全球股市與債市進行投資,最方便有效的工具,是在美國掛牌的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ETF)。利用這些標的,一般投資人也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組成全球化投資組合。
《買下全世界》這本書,讓讀者可以用正確的角度來觀看投資。破除盛行的迷思,走上投資的正途。